撤稿原因不只有学术不端,有些让人欲哭无泪
这期又是关于撤稿话题的。
科学论文被撤稿的原因很多,包括科学错误、剽窃、重复出版或伪造或虚构以及其他原因,包括著作权纠纷,著作权侵权,或道德或法律的不当行为。
小编找了下近些年10篇生命科学领域有着超高引用率却被撤稿的文章,如下。
有人研究了1977~2011年间被撤稿科学论文,发现47%因出版不当行为,20%的撤消由于科研不端行为造成的,42%是由于数据或解释不清楚的问题,其实大部分就是造假,尤其近些年的撤稿事件。
(Fang et al. PNAS 2012)
来看看这10篇论文撤稿的原因都是啥。
文章序号 | 撤稿原因 |
1 | 未知 |
2 | 未知 |
3 | Figure3b是拼装的,而且图片有重复利用的情况,虽然后来科学结论并没有问题。 |
4 | 被Pubpeer发现,彻头彻尾的图片重复使用,很多图片都存在造假迹象。 |
5 | Figures 5B and 6I的病毒电泳图和2b的一样。 |
6 | 文章中一款软件涉及侵权,被投诉撤稿。 |
7 | ①临床试验未通过伦理委员会②未得到病人书面同意③数据统计有水分 |
8 | 不能通过机制证明现象,可能是交叉污染导致。 |
9 | 重复试验的数据并非同一次实验的数据,图片的描述与实验结果不匹配。 |
10 | 主动撤稿,声明原始数据有错误,几处结论也不对。 |
大部分是学术不端造成的,不过因为软件侵权或者交叉污染导致的撤稿就有点让人郁闷了。
这些文章都发表在了各自领域内顶尖期刊上,撤稿后仍有大量的引用率,人气依然很高,但是撤稿的原因不尽相同,若是学术不端的原因,那就误人子弟。
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还是“非官方版本”一直流传在民间,例如Sci-Hub、ResearchGate、GoogleScholar、各个学术机构文献库。
现在大家都经常用Sci-Hub或者ResearchGate,免费方便速度快,但其下载到其数据库中几乎不会主动更新文章动态,想想也是,Sci-Hub上的6400多万篇科技文献,更新不过来,于是像撤稿的文章就这样被下载被引用了。
例如第一篇文章’ Visfatin: Aprotein secreted by visceral fat that mimics the effects of insulin’,被撤稿后,Sci-Hub上的版本仍旧是未加“Retracted”水印的。
另外一个导致某些被撤稿的文章依然引用率超高的原因在于,引用人认为文章的结论、方法学都是正确的、真实的,虽然文章被撤稿了。
你如何看待撤稿文章被引用呢?
福利:最近Sci-Hub登录不畅,可以分别尝试sci-hub加后缀“.cc”“.bz”“.io”,并且把前面的“www”删掉。
关注后获取《科研修炼手册》1、2、3、4、5,基金篇精华合集